发布时间:2024-12-10
——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一个冬春退耕还林20万亩纪实中国绿色时报6月28日报道(记者刘慎元通讯员童永海)在没有确定退耕还林指标,没有任何项目和持续资金支持,当时甚至连苗木准备都不足的条件下,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这项非常任务,就是让人们惊叹的紫云速度:去冬今春,紫云以罕见的爆发力,干了一件非常之事,一口气退耕还林20万亩,干完了十三五规划5年的活!同步小康紫云等不起紫云位于贵州西南部、安顺市南部,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,是全国唯一的苗族布依族自治县,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,也是贵州省10个重点生态功能县之一。
紫云有苗族、布依族、瑶族、壮族等10余个少数民族,占总人口的65.4%;全县尚有4个贫困乡镇、77个贫困村、7.28万贫困人口,贫困发生率21.26%。贫困人口多、贫困面广、贫困程度深、脱贫任务重,这是紫云的基本县情。中央提出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后,对2020年全国同步小康提出了明确要求。
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后,贵州省将大扶贫作为全省第一大战略进行部署。要打赢脱贫攻坚战,实现2020年与全市、全省、全国同步小康,紫云等不起,也不能靠,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,实现后发赶超。
紫云如何脱贫?拿什么数据支撑?全县上下都在思考这个大课题。作为贵州省重点生态功能县和限制开发县,大上工业项目没有基础,也不现实。
2015年12月,时任县委书记徐德祥组织四大班子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对全县12个乡镇分片区进行地毯式调研,与乡镇干部座谈,到田间山头与村民交流,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,了解他们的所盼所想。经过近两周的调研、论证,2015年12月12日,县委常委会作出一项超出人们想象的重大决策:立足丰富的坡耕地资源和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,在一个冬春提前实施完成十三五期间20万亩退耕还林任务。
决定在几个月内提前干完未来5年的活,紫云的决策者认为时不我待,事不宜迟。经果林3年-5年才能挂果产生经济效益。
在今年春天提前完成20万亩退耕还林工程任务,这样可以确保2019年就能算出经济账。时任紫云县委副书记范成荣说。范成荣认为,以绿色发展理念统领生态建设、园区建设、美丽乡村建设、全域旅游建设,以退耕还林为主战场,以经果林和景观林种植为主抓手,以坡坡花果山、田田蔬菜园、户户农家乐、人人奔小康为主目标,驱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,最终让紫云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,这是紫云打赢脱贫攻坚战最有力的产业支撑,没有之一。非常举措打响攻坚战作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,紫云2014年度、2015年度获得的退耕还林任务一共也只有4.75万亩,要在一个冬春完成20万亩退耕还林,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,财力本来就捉襟见肘,谈何容易!为凝聚力量、整合资源,打赢这场退耕还林攻坚战,县里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指挥长,分管联系林业、旅游、园区、美丽乡村的县领导为副指挥长的旅游生态建设指挥部,在贵州省、安顺市的大力支持下,制定了退耕还林工作方案,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。
创新投入机制。整合项目资金,以乡镇为整体、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,按照渠道不乱、用途不变、各负其责、各计其功的原则,将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,实现资金集成、项目集成、力量集成,实现财政资金利用最大化、综合效益最大化。同时,做好项目包装,采取PPP运作模式,建立政府与社会资金合作的运作模式,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退耕还林投资建设。
创新资金流转机制。成立旅游生态开发建设有限公司,在没有国家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,作为推进旅游生态建设工作的融资平台,利用整合的财政资金作为杠杆,撬动银行资金参与,承接相关旅游扶贫开发项目,最大限度盘活资金总量和流量。
创新利益联结机制。建立公司+合作社+农户模式,建立公司与合作社、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,引导农民以土地和农业相关补助资金入股,实现资源变股权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,保障退耕还林农户的利益,激发他们退耕还林的热情。创新管护机制。
成立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,负责本村退耕还林工作的组织、施工、管护。同时,采取先建后补的造林机制,推行土地使用者、造林专业队、公司企业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包苗木、包栽、包活、包挂果、包品质的五包保制度,一包3年,直至成活率、保存率超过85%。板当镇翠河村加入石榴种植合作社的就有480户,占全村总人口的93%。
村民以土地为股本,以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为股金加入合作社,合作社为社员申领退耕还林补助存折,资金统一管理使用。3年后,果树挂果,收益全部返给社员,合作社统一包装销售,每株提取10元的公积金维持运转。
机制创新,活力爆发。从2015年12月29日召开20万亩退耕还林启动现场会,到今年2月29日,短短两个月时间,紫云人以干字当头、敢字为先的劲头,一举完成退耕还林20.682万亩,苗木存活率达到90%。
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。精准脱贫栽下摇钱树此次退耕还林不是简单地退耕还林,而是要实现退耕还林强产业、退耕还林增园区、退耕还林造景区。县旅游生态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进泉说。
通过各种创新模式,紫云打造了板当镇万亩石榴园、宗地乡万亩杨梅园、白石岩乡万亩枇杷园、猫营镇万亩蓝莓采摘园、坝羊万亩茶园、大营乡万亩十里桂花之乡、猴场镇小湾精品水果爱琴海、火花乡万亩橘橙园、松山镇紫陌青岚等景点园区12个。紫云把退耕还林作为扶贫攻坚、同步小康的主战场,通过一个冬春的苦干、实干,已初步实现了他们当初决策时提出的三还、三实目标。
退耕还林还出绿色生态、实现生态脱贫。通过退耕还林植树造林,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;通过建立村级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,农户以土地、退耕还林政策资金入股等方式,集中有限资源和资金,实行统一管理和集体抱团发展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,农民通过生态抚育管护报酬、生态补偿资金和入股分红等增加了收入。
退耕还林还出产业园区,实现产业脱贫。新一轮退耕还林主要树种为经果林,全县12个乡镇经果林种植各具特色,以一乡一业、一乡一品的模式,培育了万亩石榴群、东櫆杨梅大观园、万亩五星枇杷山等众多生态产业园区。退耕还林还出全域景观,实现旅游脱贫。在公路沿线、园区景区景点、乡村游线、民族村寨等重要旅游节点种植经果林、景观林,打造四季有花、四季有果的旅游景观带。
围绕景观带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出一批有影响力的集旅游观光、休闲度假、采摘体验等为一体的旅游园区景区景点,丰富了全域旅游元素,形成了乡乡有特色、村村有园区、处处是景点、天天有游客的全域旅游格局。紫云以前所未有的气势,在一个冬春完成退耕还林20万亩,漫山遍野栽下寄托百姓致富希望的摇钱树,引起了国家林业局等方方面面的关注。广东省林业厅、省发改委还专门组团实地考察、学习紫云退耕还林的经验。
安顺市林业局局长胡强说,紫云不等、不靠上级下达任务指标,结合自身实际开创的退耕还林壮举,在产权模式、政策机制上有很多创新,不仅盘活了生态资源存量,而且快速扩张了增量,为安顺市正在实施的三权促三变改革探索了新路子,也为整个安顺林业实现后发赶超补足了短板、积累了经验。
本文来源:9博体育app官网入口-www.f18led.com